杏树林病历夹名医访谈录--张强医生
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使用杏树林病历夹心得。
精彩内容:
各行各业都在讲移动互联网思维,如果移动互联网思维,用在被认为很传统、体制死板又充满很多无奈的医生行业,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对当时还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学生的杏树林CEO张遇升,这是一个每天辗转思考的问题。因此,张遇升先后做过几个最终消失了的产品,但最终让他辞去美国保险公司Wellpoint临床战略经理一职,满怀抱负地回到北京开始创业,就为了”能不能够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医生行医困境!”当初的一个梦想,四年不到的时间,面对著春雨、好大夫、丁香园等强敌环肆下,杏树林已挤进移动医疗界的一级阵线,甚至被喻为”移动医疗界的BAT”之一。
虽然起步领先,但对于今天的杏树林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杏树林)首席执行官张遇升而言,在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渐热的今天,杏树林的产品如何不被一批刚刚专注做移动终端的产品,“拍死”在沙滩上,这是比第一次创业更大的挑战。
近日,全球著名商业期刊《Fast Company》发布2015年全球50大最具创新力企业名单,杏树林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排名第25位,不但是国内移动医疗的首位上榜企业,同时也与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并列排行榜,在移动医疗界行情瞬间暴涨。杏树林同时获得医疗健康类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全球第一,以及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第二名。
《Fast Company》一向被认为全球互联网企业未来的风向标,这份榜单旨在寻找全球最具胆识与才智,最为有趣且最具前瞻性的业务。2015年全球50大最具创新力企业的前五名为:眼镜电商Warby Parker、苹果、阿里巴巴、谷歌和Instagram。
《Fast Company》给杏树林的上榜理由是:“For seeking the cure to what ails Chinese health care”。
《Fast Company》认为,杏树林提供的三个应用,直指造成中国医疗体系低效的一些核心问题。“许多中国医生在国有医院工作,一个初入行的医生月收入仅3000元人民币左右,一天却要看五十到六十个病人,这导致了医患关系的极度紧张,医生成了被攻击甚至伤害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提升医护水平和效率的工具都将让整个社会受益,这也是杏树林所致力从事的。”
综观移动终端产品,to C还是to B,早已不是问题,更多来自医学界以外的创业者,都聚焦在C端的产品开发,而对于杏树林,这个骨子里充满了医学基因的公司,to B才是它的强项和竞争力。
张遇升自己认真分析过,m-Health在中国,针对大众的在线医疗产品需求很大,但政策壁垒和商业模式比较有挑战。针对专业人士产品用户相对较少,但商业模式比较清晰,难度在于内容的专业性。
因此,对于后进入者而言,必须要解决的两件事是:有一个医学、技术、互联网运营都很专业的团队,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 “这样,产品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在足够大的市场上,各自的商业空间也就不同了。”张遇升告诉记者,“美国的一个医学研究明确表明,有1/3的病例都出现过程度不一的误诊差错,而降低这种医疗差错最有效的办法,被不少医学界人士认为是,按照临床治疗、决策相关标准化信息去执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标准化医学信息放进手机里,让医生随时随地方便使用,减少医生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临床决策信息而造成误差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文献查阅类产品最适合的土壤就是移动终端。
如何帮助一个好医生,不断地便捷地学习到新的知识?杏树林开发的三款产品分别是:“医学文献”、“医口袋”、“病历夹”。产品灵感基于对医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医学文献”荟萃了近50个专科,全球最顶尖的110多本医学杂志,为医生提供前沿的中英双语文献服务;“医口袋”涵盖临床指南、药典、检验手册、医学量表、计算工具等内容,方便医生随时随地查阅;“病历夹”则致力于帮助医生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中,用智能手机快速地记录、管理和查找病历资料,为医术交流与教学科研建立一个安全存储的云空间。
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对于杏树林产品的优化建议,是张遇升最为宝贵的资源。每隔一段时间,张遇升就会回到协和,去找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谈心”。
余可谊,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教授,也是移动医疗的铁杆粉丝,是杏树林“病历夹”产品的使用者。余可谊的“病历夹”目前有100多个病历,他告诉媒体:“有时候,手术后很累,但也需要及时回顾总结一下,我习惯于用语音形式记录下手术的步骤、要点,尤其一些不方便写进入病历的东西。”余可谊随时都会把自己的体验感告诉张遇升,有时还会集纳更多同事的意见,直接给张遇升“拍砖”,让张遇升听得“酣畅淋漓”。
袁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号称是“张遇升的球友”,他告诉记者:“协和出版社做了很多医生的口袋书,但如今需要遇升这样的产品,让纸质图书移动化,才能真正服务于广大医务人员。”作为医学与哲学的专业人士,袁钟经常会给自己的“小球友”灌输一些哲学思想,让张遇升在产品的研发上,也加入了不少医学人文的理念。
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成为杏树林真正的用户,张遇升很明白,绝非易事,毕竟杏树林的产品大都面对的是一个窄众群体。活跃的可能只有更少的人,加之丁香园、好大夫等一系列移动医疗公司,都在大举进军以医生为服务终端的领域,张遇升的日子,不再轻松。
虽然我窄,但我可以更深更小而精。张遇升告诉记者,服务功能的好与坏,内容的权威准确性,是产品能否被医务人员所使用,商业路径能否顺畅的根本。
医生是整个医疗体制的运转轴心,如何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压力,如何增进他们的救治水平,这对改善医患关系和整个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鉴于此,目前杏树林的商业模式有二,一是与医药企业开展数据与营销合作,一是有版权内容直接向医生收费。
对于未来,张遇升更倾向于医疗大数据带来的价值最大化。“假想如果将来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医生都能通过使用病历夹学习到协和、301等医院医生的经验,杏树林能够通过病历大数据帮助每个医生更好地诊断、治疗和管理患者。这将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最后,张遇升还特别强调在中国做移动医疗对于数据安全和患者的隐私保护。因为国内尚没有类似于美国HIPAA的法律规范,很多医生和患者在使用移动医疗产品的时候都有所担心。这需要创业者在产品和运营方面有更高的专业水平,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出台具体政策和标准。
采访末了,张遇升说,杏树林的果实,不会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努力让这棵杏树,能在中国遍地开花,长成”树林”。
相关图片:
↑图:杏树林病历夹 杏树林病历夹 下载-查
↑图:记录医疗点点滴滴-病历夹-数字尾巴
↑图:杏树林病历夹的微博
↑图:杏树林病历夹_杏树林病历夹电脑版_杏树林_热
↑图:杏树林病历夹_杏树林病历夹电脑版_杏树林_热
↑图:杏树林病历夹 杏树林病历夹 下载-查
↑图:病历夹_病例夹,病历,病例,医学,医,药,杏树林,临
↑图:杏树林病历夹_杏树林病历夹电脑版_杏树林_热
↑图:记录医疗点点滴滴-病历夹-数字尾巴
↑图:【杏树林病历夹安卓版】杏树林病历夹安卓版v
关键词: 杏树林病历夹下载